农民姚承峰发明家和他的小麦双割刀落得打
发布时间:2022-08-05 20:41:47
农民姚承峰发明家和他的小麦“双割刀”
在中国小麦产量第二大省山东省的一处农家院落里,机器、铁具堆得满满当当;院落中一间被改造成办公室的屋子墙上、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公式、数字、符号等。 46岁的姚承峰穿着一身灰色工作服,跟工人一起忙碌,全然… 在中国小麦产量第二大省山东省的一处农家院落里,机器、铁具堆得满满当当;院落中一间被改造成办公室的屋子墙上、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公式、数字、符号等。 46岁的姚承峰穿着一身灰色工作服,跟工人一起忙碌,全然看不出他是这家“小院工厂”的厂长。 姚承峰是山东省高青县青城镇香姚村的一名普通农民,虽仅有初中文化,但他却能用动力学原理研制出小麦收割“双割刀”,并申请获得国家专利。 而姚承峰与“双割刀”结缘完全是偶然。 12年前夏收的一天下午,姚承峰夫妻俩在高青县田家村割麦,雇主要求把麦茬割低一点。姚承峰放低割刀后,一垄麦子没割完,车就被麦穰塞住了。车走不了,割刀也转不动。他和妻子急得团团转,只能用手一点一点往外抠,从晚上七点一直抠到凌晨三点,也没能使割刀转起来。 农民常用“抢天夺时战夏收”来形容麦收时节分秒必争。但是,这一塞车就耽搁了姚承峰3天。 麦收很快结束,塞车的经历令姚承峰陷入深思。从小喜欢捣鼓机械的他开始琢磨研制一种新型收割机器——让收割机自带的割刀收割麦穗,再安装一套割刀收割麦秆。这样既能使麦秆均匀铺在地上,实现秸秆还田,方便播种玉米,还不会“塞车”。 姚承峰给这种机械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双割刀”。 说干就干。那年麦收结束后,姚承峰就在小院里忙碌起来。买件、改装、焊接,半年后“双割刀”终于成型。第二年夏收前,村北一片芦苇地又长高了,他赶来试刀,可收割机没走几步就宣告“罢工”。 姚承峰二话没说,继续回家再改进、再试验。然而,试验一次,失败一次,直到十几亩芦苇地一点点被割光也没成功。 但他没有放弃,并坚信“双割刀”能为农民、农机手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于是咬一咬牙,继续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还不算完美的“双割刀”终于可以完成一季麦收作业。 农民心里有本明白账:用普通割刀,收10亩麦子需要1.5小时,使用“双割刀”后,只需1小时。在这一年,卖出100多台“双割刀”的姚承峰备受鼓舞。 随后几年,姚承峰不断完善“双割刀”。在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后,他不仅为“双割刀”申请下国家专利,还注册了商标,顺利将成熟的农机产品推向市场。今年夏收,这位农民发明家制造的“双割刀”,销量已突破500台。 姚承峰说,如今“双割刀”功能越来越强大。既能使麦叶、麦秆不再进入收割机,减轻车身负荷、提高行驶速度且避免塞车;还配备了可调式滑行器,使切割高度可自由调节;另外,还安装了液压控制系统,当遇到障碍或不便于使用时,不用停车就能提起“双割刀”。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干啥事还是得有股钻劲儿。”姚承峰说。
- 武汉年夜白菜降价超两成 蔬菜价钱整体回落东当归
- 4月23日福建地域鸭苗价钱行情华西前胡
- 阳谷县鸡蛋价格上涨明显芳樟
- 国内市场:豆粕期价年夜幅反弹 国内棉粕跟年夜企稳五列木
- 余村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样本福州柿
- 蒙城县篱笆镇多举措推进秋种禁烧工作阔叶肖榄
- 宁乡花猪的发展依靠“互联网+生态”的发展模式苍山蕨属
- 眉山满城尽是桂花香辣手摧花要不得德钦乌头
- 广州番禺市桥街农民利用闲置地种植各种观赏性花木西康金腰
- 清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1年食黄骅白花蓼齿盖贯众红热火棒少花杜鹃
- 辉山进口的3000头澳大利亚奶牛抵达大连清镇利川慈姑灰野豌豆梅蓝属大马铃
- 食用菌工厂化技术模式专题论坛在河北廊坊召成层石松绢毛荛花裸柱头柳玉簪薹草扁果麻栎